我的
奉献
10月19日 專心跟從耶和華 - 爾道自建(廣東話版)

10月19日 專心跟從耶和華

Audio icon

爾道自建(廣東話版)

2025年10月19日

收藏
分享

經文:約書亞記十四6-15

6猶大人來到吉甲,約書亞那裏,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對約書亞說:「耶和華在加低斯‧巴尼亞指着我和你對神人摩西所說的話,你都知道。7耶和華的僕人摩西從加低斯‧巴尼亞差派我窺探這地的時候,我剛四十歲。我把心裏的話向他報告。8雖然同我上去的眾弟兄使百姓膽戰心驚,我仍然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上帝。9那日,摩西起誓說:『你腳所踏之地必要歸你和你的子孫永遠為業,因為你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上帝。』10現在,看哪,耶和華照他所說的使我活了這四十五年。當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的時候,耶和華曾對摩西說了這話。現在,看哪,我已經八十五歲了。11現今我還很健壯,像摩西差派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戰爭,是出入,我現在的力量和那時的力量一樣。12請你將耶和華那日所說的這山區給我。那日你也曾聽說,這裏有亞衲族人,以及寬大堅固的城,或許耶和華會照他所說的與我同在,我就把他們趕出去。」13於是約書亞為耶孚尼的兒子迦勒祝福,把希伯侖給他為業。14所以希伯侖成了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的產業,直到今日,因為他專心跟從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15希伯侖從前名叫基列‧亞巴;亞巴是亞衲族最尊貴的人。於是國中太平,沒有戰爭了。

約書亞記十四至十九章關於各支派的分地敘事中,出現了四個類同的段落,除了本段的迦勒之外(十四6-15),還有迦勒的女兒押撒(十五18-19)、西羅非哈的五個女兒(十七3-6),及約瑟的子孫(十七14-18)要求分地的故事。敘事者在這個段落藉着首尾呼應(inclusio)的手法(十四1十九51),將整個段落的主題—「分地」凸顯出來。

十四章可分為兩部份,1至5節介紹分地的方法及接受分地為業的對象,然後加插了猶大支派的一位英雄──迦勒,介紹他的信心和勇氣,在整個得地為業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6-15節)。迦勒是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6a1314a節);基尼洗族源自以掃的後裔,並不屬於猶大支派(創三十六111542)。迦勒應不是純正的以色列人,他是歸化猶大支派的外族人,然而,他卻像喇合和基遍人那樣堅信耶和華的話語,以致可以在應許之地得地為業。

「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上帝」這句話於這段敘事中出現三次(8914節)。第一次是迦勒對自己的評價,他對約書亞說:「雖然同我上去的眾弟兄使百姓膽戰心驚,我仍然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上帝。」(8節)。迦勒不怕與衆不同,也不怕走上與衆不同的道路,他與約書亞一樣獨排眾議,與他們同去的十個探子的意見相反,以致他現在能不卑不亢地向約書亞請求賜地。第二次事件的背景記載於民數記十三十四章;迦勒轉述神藉摩西所說,他腳掌所踏之地必歸他和他的子孫,原因是「因為你(迦勒)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神」(9b節)。第三次是敘事者對迦勒的評價,指出他得到了希伯侖為業是「因為他專心跟從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14b節)。「專心跟從耶和華」這句話在聖經裏絕大多數都是描述迦勒。然而,頗令人感慨的是,這句話卻也用來形容晚年的所羅門不效法他的父親大衛,沒有專心跟隨耶和華 (王上十一6)。

迦勒不是一時短暫的跟隨,而是一生都專心跟隨耶和華。打從出埃及到分地,其間與約書亞及出埃及後二十歲以上的以色列人度過了曠野漂流漫長艱苦的歲月,直至現今已步入八十五歲,他仍然保持那赤子之心,仍是雄心壯志要支取耶和華賜予迦南地的應許。他說:「現今我還很健壯,像摩西差派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戰爭、是出入,我現在的力量和那時的力量一樣。」(11節)。

迦勒經歷過出埃及的十災、紅海的神蹟、西乃山莊嚴的情景,及曠野漂流,這些親身體驗的經歷確可加增他對耶和華的信心。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堅信耶和華的話語。他謙卑地指出「或許耶和華會照他所說的與我同在,我就把他們趕出去」(12b節)。迦勒的「或許」(ʾûlay)並不是猶疑不定或沒有把握、沒有信心的語氣,而是尊重耶和華主權的謙虛表達方式。經文不斷提及迦勒自己對耶和華的信心(8b9b節)以及耶和華對他賜下的應許(9a10a12a節)表示出他深信耶和華必按應許行事。

思想:

語云:「老年的誘惑是今生的驕傲」,但對於專心跟隨耶和華的迦勒卻並非如此,他沒有緬懷過去的成就,反而要求約書亞將既堅固又被強大的亞納族人佔有的希伯侖分給他,讓他趕走他們。這對已走了一段漫長信仰路的你又有何提醒呢?你會像迦勒一樣繼續專心跟隨耶和華─你的上帝嗎?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