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以赛亚书9:8-12
8主向雅各家发出言语,主的话临到以色列家。9众百姓,就是以法莲和撒玛利亚的居民,都将知道;他们凭骄傲自大的心说:10「砖块掉落了,我们要凿石头重建;桑树砍了,我们要改种香柏树。」11因此,耶和华兴起利汛的敌人前来攻击以色列,要激起它的仇敌,12东有亚兰人,西有非利士人;他们张口吞吃以色列。虽然如此,耶和华的怒气并未转消;他的手依然伸出。
有圣经学者指出以赛亚书9:8-10:4的主题是:「上帝的怒气临到以色列」,当中有四个审判神谕:
A1:上帝用亚述促百姓转回,以色列家自恃不悔改。(9:8-12)
B1:领袖陷百姓于灾难(9:13-17)
B2:上帝任凭以色列与犹大相争(9:18-21)
A2:亚述:掳掠者成为掠物(10:1-4)
以赛亚书9:8-12的主题是以色列受罚,9:1-7的主题是和平之君来临。两个主题的方向完全相反,为甚么以赛亚书9章出现这种两极的现象呢?因为以赛亚书1-12章的主题是从将来更新的角度看现在的审判。因此,以赛亚书9:1-7讲完和平的君来临,犹大的政权永续后,以赛亚书9:8-12就谈到以色列受罚。将来更新的经文与现在受审判的经文穿插在以赛亚书1-12章,同时以赛亚是南国犹大的先知,所宣告的讯息都是将来耶路撒冷及犹大的复兴。以赛亚书9:8-12谈到以色列,批判成份十分强烈。以赛亚书9:8:「主向雅各家发出言语,主的话临到以色列家」,上帝传送「言语」(dāvār)的对象是雅各家(bĕyaʿăqōv),不过中文圣经「向」这个介词(Preposition)可以分别翻译为「反对雅各家」(against Jacob),或是「给雅各家」(to Jacob)。若果按和合本的翻译,以赛亚书9:8下:「落于以色列家」,「落于」(Fallen)意味是沉重的话。细读以赛亚书9:8-12,这些应该是审判的话。因此,笔者觉得以赛亚书9:8的意思是:「主发一言针对雅各家,落于以色列家。」。
以赛亚书9:9:「众百姓,就是以法莲和撒玛利亚的居民,都将知道;他们凭骄傲自大的心说」,经文指北国被亚述打败后仍然骄傲自大,没有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赛亚书9:10:「砖块掉落了,我们要凿石头重建;桑树砍了,我们要改种香柏树」,有圣经学者认为这是指主前733年亚述王攻入北国,占领大遍土地。北国的人满怀自信地说砖墙塌了不要紧,反正可以用石头建更好的;桑树被砍了,我们却要换香柏树。若果抽离现实处境理解这句话,其实令人振奋和鼓舞;若果在被亚述攻入国境夺取大量土地的时候讲这些话,就令人觉得缺乏危机感。当然在内忧外患底下,宣传正面讯息来团结人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单有「明天会更好」的宣传,而没有实事求事面对问题,只会让问题一直扩大,留给后代承担。结果亚述于主前722年攻陷北国以色列,若果读者有这些历史背景资料,会更加明白为甚么上帝审判北国以色列。
以赛亚书9:11:「因此,耶和华兴起利汛的敌人前来攻击以色列,要激起它的仇敌」,上帝使用北国以色列的敌人惩罚以色列。以赛亚书9:12:「东有亚兰人,西有非利士人;他们张口吞吃以色列。虽然如此,耶和华的怒气并未转消;他的手依然伸出」。北国以色列东西两面受敌,难以应付。「虽然如此,耶和华的怒气并未转消;他的手依然伸出」这句出现5次(以赛亚书9:12、17、21、10:4、5:25)。上帝爱护祂的子民,但是当祂的子民远离上帝、不断犯罪的时候,上帝会掩面不看、甚至会惩罚祂的子民。有些惩罚是小惩大诫,有些则是「虽然如此,耶和华的怒气并未转消;他的手依然伸出」。
默想重点:
北国以色列遇失败后仍然心骄气傲,招致更严重的失败,你愿意以史为鉴吗?
上帝使用北国以色列的敌人惩罚以色列,你有想过上帝会惩罚人的罪吗?
若果你是一位领袖,你愿意谦卑自己,避免犯罪走错路,招致群体受惩罚吗?